少数派对话丨该入的坑一个都不能少,创业者的反思
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,对于公司本身和创始人两个层面来说,现在回忆起来,哪些因素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,或者说,如果重来一遍,有哪些决策和行为是可以重新选择或者改进的?
/// CONSTRUCTION MACHINERY
作者 | 闫晗
(资料图)
本文约1600字,阅读时长约4分钟
「隋少龙」(北京拓疆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) 2019年年底,是我们公司最难的时候,然后做了非常多的努力。
最开始是想从中国遥控美国的挖掘机,通过远程操控拉平中美劳动力价差。但是又有点担心其他的政治和劳工因素。然后我跟澳大利亚三大矿企之一FMG的CEO聊了一下,他说我们成本是高,但是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买更大的挖掘机。 所以那时国外的路径没有走通,然后我们就开始走国内,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去做,我们也试图去接了一些活,后来发现确实不是我们搞技术的能干的,因为我们要了解自己的边界。当时公司账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,然后就开始被迫裁员,所以这是我们当时跌的第一个大坑。
后来我们选到矿山,看上去挖了装车,挺简单的,所以就做了一些远控,包括自动装车这些技术。到了现场客户用起来,然后说装车后,车走了之后,得把路抹平一下,要不然下一辆卡车空载进来,装满石头就开不出去了。
我一想完了,修路,2D屏幕看不见3D景深,哪知道这个路是不是平的,所以这个过程中也是踩了非常多的坑,所以我们放到客户那边去实验,不行被打脸,然后回过头来再想到底是什么原因。
现在回顾起来,如果重来一遍的话,可能会做的不太一样,比方说充分了解行业,可能就会聚焦在几个小的场景,一定要选一个点,做1米宽1万米深的事情。
第二,有一些可能也是改变不了的,该踩的坑终归会被踩一遍。我们是搞技术出身一帮工程师要去干这个事情,一边是技术,一边是开挖掘机的实际经验,天然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鸿沟。怎样能够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,不踩坑,是没有办法结合在一起的。
「杨涛」(北京亿美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) 创新还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以前做理论研究,尤其是发论文的,现在做到仿真就可以了,大量的约束条件,然后理想条件我们建立起来,真正到工业化的时候,想象起来很简单的东西,可能走下去就是个坑。
所以,创业者九死一生,甚至比九死一生可怕。创业者,每天可能都无数个这样的问题,如果说走不下去,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话,这个企业可能就死掉了。所以社会应该更关爱创新者。
一开始我们进入到工程机械行业,跟合作伙伴开始去做的时候,进展速度非常快,但做到一定程度时就遇到一个核心问题,比如说我们做的数字液压也一样,要跟控制系统计算机结合起来,程序没有,系统主机厂家不对我们开放,因为这是人家的核心,对吧?人家不让你进,我们不去写这个程序,设备就体现不出价值来,所以像这样的困难就需要改变。
原来的管理体系、管理方式,包括绩效考评等等,甚至包括立项,液压传动产品的立项,到底是液压立项还是控制立项,还是控制和液压联合立项,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所以我们在合作时,就遇到很严重的这样的问题,甚至有时一拖拖一年,最后你还是要去想办法把它解决, 我们要打破不光是我们自己的观念,还包括合作伙伴的观念,要去给他讲为什么要这么做。所以创新难,整个的生态环境体系都需要去改变。
比如说我们做了硅钢的集包带,轧到了30微米,这么好的效果,是不是变压器可以缩小成原本1/10的体积,但是把硅钢片拿到做变压器的厂家,却没有对应的模具、加工工艺和原材料。 创新如果说没有周边环境去配套的话,走得太快了,可能自身就死了。
「隋少龙」(北京拓疆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) 一些客户对于新的东西想要作秀,其实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,这样的客户尽量少去接,它会错误引导你的研发的方向。 所以后来我们公司内部就提出,现场师傅的经验比我们实际的想象更重要。耐用性比技术的新颖性更重要,帮助客户实际解决问题,比酷炫的概念展示更重要。
往期内容推荐
RECOMMEND
特别报道
▎ 渠道变革涌动,立洋柳工启示录
▎ “反担保”,红与黑
▎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挖掘机下乡
▎ 跳出“市场占有率”这个有限游戏
调研
二季度代理商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丨 一季度发展报告
7月流通领域市场监测 丨 1月 丨 2月 丨 3月 丨 4月
5月 丨 6月
数据
1月 丨 2月 丨 3月 丨 4月 丨 5月 丨 6月
7月 丨 8月 丨 9月 丨10月 丨 11月 丨12月
▎ 总投资5.19万亿元,全国7419个重大项目开工
标签: